洞房
杜甫〔唐代〕
洞房环佩冷,玉殿起秋风。
秦地应新月,龙池满旧宫。
系舟今夜远,清漏往时同。
万里黄山北,园陵白露中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新婚的房间里冷冷清清,玉石装饰的宫殿里吹起了秋风。
在秦地这边,月亮又圆了,龙池那边的旧皇宫还是老样子。
今天晚上船要远行了,这夜晚寂静的时光和过去一样,只能听到清晰的滴漏声。
我此刻身在万里之外的黄山北边,而那皇家陵园正笼罩在白露之中。
注释
环佩:古人所系的佩玉。
系舟:泊舟。
清漏:清晰的滴漏声。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。
园陵:帝王的墓地。
创作背景
此诗当是大历元年(766)在夔州作。杜甫寓夔,因秋月触发而生故国旧君之思。明皇以广德二年三月葬泰陵,诗云“园陵白露中”,又曰“仙游终一閟,女乐久无香”,则去葬年远矣。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,得之。《杜臆》:八章,皆追忆长安往事,语兼讽刺,以警当时君臣,图善后之策也。每首先成诗,而撮首二字为篇名,乃三百篇遗法。赵曰:此下八篇,盖一时所作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
商山早行
温庭筠〔唐代〕
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
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
槲叶落山路,枳花明驿墙。(明驿墙 一作:照驿墙)
因思杜陵梦,凫雁满回塘。
雨晴
王驾〔唐代〕
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后全无叶底花。
蜂蝶纷纷过墙去,却疑春色在邻家。(版本一)
(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后兼无叶里花。
蛱蝶飞来过墙去,却疑春色在邻家。版本二)
哀江头
杜甫〔唐代〕
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
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?
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
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
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
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笑正坠双飞翼。(一笑 一作:一箭)
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
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住彼此无消息。
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!
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。